科技合作

亚热带生态所召开中科院STS区域重点项目“畜禽粪肥金属元素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技术验收会

发布时间:2021-05-07 作者:刘栓 来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5月6日,中国科学院STS区域重点项目“畜禽粪肥金属元素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验收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重庆畜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大学、湖南省畜牧水产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广西大学等单位的验收专家,以及项目承担单位代表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科院武汉分院科技合作处王勇处长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项目负责人印遇龙总结了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进展。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借鉴国际做法,在饲料中添加铜、铁、锌等微量元素,虽然可以促进畜禽生长性能,但是过多添加微量元素增加了畜禽的耐药风险,且动物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率较低,导致粪便中重金属含量高,不利于其资源化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因此,为达成饲料配方的科学、高效和绿色环保的目标,饲料配方中铜、锌等微量元素亟待实现精准供给。

  经过艰苦攻关,项目团队根据微量元素在畜禽体内的代谢特征,研究出了微量元素铜在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供给。此外,建立了高效的补锌模式和有效的氧化锌替代方法,开发了“无抗低锌低铜/植物提取物”教槽料,形成了饲料微量元素铜、锌全程减量技术。以2017年农业部1224号公告为基准,项目实现了商品猪饲料铜含量降低82.8~87.5%,断奶仔猪饲料锌含量降幅可达27.8%,生长育肥猪饲料锌含量可降低60.0%,显著减少了畜禽粪肥铅、镉、砷等重金属含量。项目实施三年来,养殖相关企业共计新增有机肥生产38万吨,共计新增产值22.6亿元。该项目组还牵头制订了湖南省地方推荐标准《生猪养殖低排控制技术规范》,使湖南省商品猪各生长阶段的配合饲料营养参数控制指标中,铜、锌的控制量远远低于国家农业部的规定指标。

  专家组认为,项目全面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和指标,实现了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减量增效”和精准供给,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促进饲料行业科学技术进步起到极大推动作用。项目促了畜禽粪肥的资源化利用,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项目承担单位完成了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

  近20个项目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验收会后,南宁泽威尔饲料和江西万年鑫星农牧有限公司与亚热带生态所举行了签约仪式,实现该项目在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等方面的技术转化。

  

会议现场

  参会人员合照

  签约仪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