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植想空间”科普教育共研共创实践基地首场活动在生物园启动。基地以“植想空间·科技赋能劳动教育”为主题,秉持 “自然、教育、疗愈” 的理念,邀请广州市中小学校共建芳香植物花园,打造一个融合美学、植物学、芳香疗法等知识的户外课堂,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学习的实物样本,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首批基地共建单位为广州市长兴中学、广州市天河区前进小学、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广州市白云区六中实验中学、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和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山田小学等7所学校。
启动仪式上,师生们分组参与了植物栽种活动,亲手种下芳香植物幼苗,并认养了专属地块。学生们在园艺师的指导下学习栽培技巧,感受生命成长的喜悦,进一步理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在科普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华南植物园温室群,近距离观察了热带雨林植物、沙漠多肉等特色物种,了解了不同生态环境下植物的适应机制,上了一堂沉浸式的“自然科普课”。
座谈环节,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介绍了“植想空间”科普共建实践基地的规划与愿景,该基地作为广州市中小学科学科学种植科技劳动教育项目(2023-2024由华南植物园承担)的延续部分,计划与学校共建长期科普实践平台,融合植物种植、生态观察、科研体验等功能,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在学校的落地与合作,助力青少年自然教育。
活动合影
参观园区
活动现场
座谈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