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鼎湖山最先发现物种——真菌和植物》出版

发布时间:2024-05-14 作者:scbg 来源:华南植物园 鼎湖山 梁恒然 何锦燕

    5月14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单位合作编写的《鼎湖山最先发现物种——真菌和植物》一书,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的出版得到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旗舰项目(Guangdong Flagship Project of Basic and Applied Basic Research)和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022年)等项目的资助。

    辨识生物物种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方面。模式标本是一个新物种发表时所依据的标本,是物种学名所依附的实体凭证,在分类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模式标本的数量还反映了一个区域对分类学研究积累与贡献的程度以及该区域受关注的程度,对区域的分类学研究和保护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鼎湖山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很早已有标本采集的记录,也产生了相当多的模式标本,目前发现最早的模式标本为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采于1862年。为了摸清以鼎湖山模式标本命名的生物种类情况,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树木园和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工作人员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对以采自鼎湖山保护区的主模式标本命名的物种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汇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山大学等单位的研究成果,联合编写出版了《鼎湖山最先发现物种——真菌和植物》。

    该书收录了鼎湖山保护区历史上发现的新物种152种(含变种等种以下分类单位),并介绍其命名、形态特征、生境和模式标本信息等内容。其中,真菌界3门7纲20目41科64属106种,植物界3门4纲20目30科40属46种,包括以“鼎湖”或“鼎湖山”命名的物种23种。本书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较强,且图文并茂,汇集珍贵图片300余张,可为真菌和植物学领域的分类研究人员、资源调查和监测人员提供参考,也可帮助自然(环境)教育工作者和野生生物爱好者了解本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并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鼎湖山最先发现物种—真菌和植物》封面

《鼎湖山最先发现物种—真菌和植物》出版





附件下载: